内容信息

大修武当总指挥张信轶事

内容简介

主要内容

【字体: 
  •   ■ 张 华

      明永乐皇帝朱棣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登上皇帝宝座之后,兴建了两件永载史册的土木工程,其一是将京城从南京迁往北京,其二是在武当山为真武大帝营建神宫仙阙,这就是被后人称为“北建故宫,南修武当”的旷日持久且声势浩大的国家级重点工程。在永乐时期,这两项遥相呼应的大工程,对当时政治、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,而负责“南修武当”的总指挥隆平侯张信,则是一位在武当山乃至大明朝的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。

      扮妇人张信泄密

      洪武年间,张信子承父业从军。开始,他继承了父亲从三品官的指挥佥事职务。后来,他被调任到普定、平越等地任职。每到一处,张信都将当地治理得太太平平,口碑颇好。如果说朝局不发生大的变化的话,即使他的仕途再怎么顺利,也不会对明朝产生过多的影响。但随着时光流逝,朝局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
      那时,流血流汗打下大明江山的朱元璋,总是担心四面八方的敌人会派兵抢他的江山,于是就将自己的20多个儿子封为藩王,分派全国各地,管理一方,替他保卫大明江山。朱元璋死后,皇位没能传给他的长子朱标,因为朱标比他死得还早。于是,在 “隔代亲”心理的影响下,朱元璋不顾其他24个儿子的感受,固执地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。这就为明初的朝局动荡埋下了祸根。朱允炆也深知自己当上皇帝,叔叔们心里肯定不高兴。在明朝,藩王们都拥有自己的一片土地,养有一支归自己独立指挥的军队。朱允炆担心有哪个叔叔压不住心头的不满会带着军队来赶自己下台,索性先下手为强,他干净利索地解决了周王、代王、怋王、湘王、齐王等5个叔叔,心头却没有一丝安稳——他知道,自己的四叔朱棣才是心头大患。

      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王,长期驻扎在北京,镇守着北方边境,是一位有着赫赫战功、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人物。朱允炆被册封为太子不久,这个文韬武略样样都强的朱棣在宫中与朱允炆相遇,那直视的目光,让朱允炆如剑刺身,不寒而栗。

      朱允炆想除掉朱棣,就计划着派自己的心腹掌握北京的军政大权。1399年,当上皇帝的朱允炆听说张信有勇有谋,就将他官升一级,调到北京任都指挥佥事。要说这张信,虽然勇谋过人,治理一方也有建树,但他对朝局的判断却显得优柔寡断。1400年,张信接到了建文帝要他逮捕燕王的密诏,犹豫不决,十分焦虑。还是母亲的一番话点醒了他。张信的母亲见儿子神色举止失常,问起了原因。张信便把情况如实相告,母亲听后大惊,借用张信死去父亲的名义开导他说: “你父亲活着的时候,经常说王气在燕,你要三思而后行,可不要轻举妄动害了我们全家啊!”就是慈母的这番话,让张信下定了投靠朱棣的决心。

      那段时间,北京城流言纷起,暗云密布,建文帝甚至已经逮捕了燕王府的一些官吏。受到惊吓的朱棣对什么人都不敢相信了,他在燕王府中装疯卖傻,想避杀身之祸。张信怀揣着建文帝的密诏三次到燕王府的大门口,要求面见燕王,却都被拒绝了。连吃闭门羹的张信情急之下抛弃了官架官派,打扮成妇人的样子,坐上一顶妇人才用的小轿,这才好不容易混进了燕王府见到朱棣。朱棣听罢密告决定提前起兵,以 “清君侧”的名义发起了 “靖难之役”。经过大小70余战,朱棣攻进了南京城,成就了帝业。登上皇帝宝座的朱棣没有忘记张信,对这位虽然在战场上无尺寸之功的心腹,仍论功比诸战将,进都督佥事。封隆平侯,禄千石,还赐他世世代代享用。不仅如此,朱棣无论是朝会还是平时见面,都呼张信为 “恩张”,同时,只要是察探藩王动静等特务密事,都要交给张信去办,对他一直荣宠不衰。这可能是自古以来的泄密者享受到的最好政治待遇与经济待遇了。

    [1] [2] [3] [4]  下一页

【字体: 
武当新闻录入:张红艳    责任编辑:张红艳 

更多关于 大修武当总指挥张信轶事 的文章

最新推荐

继续阅读

中国武当网
  • ECR

    鄂ICP备08004371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