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信息

武当之吻(图文)

内容简介

    武当山古建筑群瑰丽辉煌,磅礴大气。而人们仔细品赏,会发现古建筑的宫殿屋脊上有许多精美饰物,其中饰物之一“吻”极为典型。在我国古代很早就重视屋脊的装饰。“如跂斯翼,如矢斯棘,如鸟斯革,如翚斯飞”

主要内容

【字体: 

  •     武当山古建筑群瑰丽辉煌,磅礴大气。而人们仔细品赏,会发现古建筑的宫殿屋脊上有许多精美饰物,其中饰物之一“吻”极为典型。
       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重视屋脊的装饰。“如跂斯翼,如矢斯棘,如鸟斯革,如翚斯飞”。(诗经)反映了西周时期宫室建筑上的棱角,犹如箭头状,飞檐上亦有了华丽的装饰。迨至汉代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正脊上,则开始使用凤凰(或朱雀、孔雀)作为装饰物作为点缀。

        历史发展到佛教盛行的南北朝时期,印度的摩竭鱼传到中国。摩竭鱼(即鲸鱼)在佛经上是雨神的座物,能灭火。由于我国木结构建筑十分易燃,遂引进传说中能灭火的摩竭鱼形式,用到建筑特的脊饰上而形成鸱尾的形象,以祈求避火。
        关于鸱尾的记载,历代著述颇多。《倦游杂录》记载:“汉以宫殿多灾,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,宜为其象冠于屋脊以禳之。”这是鸱尾来源的又一种说法。它们的共同的特点,线条较为简练,朴实庄重,尾端向里弯曲。
        迨至中唐之际,鸱尾逐渐发展为鸱吻。由原来鸱尾前端与正脊齐平衔接改为口衔正脊相连,故名鸱吻。又因与宫殿正脊相接,故亦称正吻。从鸱尾到鸱吻的转变,是这一装饰构件的一大进步,从而为它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。至此,官私著述也开始出现鸱吻字样。北宋吴处厚《青箱杂纪》说:“海有鱼,虬尾似鸱,用以喷浪则降雨。汉柏梁台灾,越巫上厌胜之法(厌胜,代方士的一种巫术,谓为以诅咒制服人或物)。起建章宫,设鸱鱼之像于屋脊,以厌火灾,即今世鸱吻是也。”后随各*不断的发展、演变,鸱吻造型也日臻华丽,形象日趋逼真。
        后来这一饰件造型逐步摆脱鸱尾的形状,而为龙的躯体形状,并刻有流云纹样,好似腾云驾雾,且造型更加复杂、优美、生动、逼真,故有“龙吻”之称。


        武当山金殿正脊上的龙吻,其造型严谨、秀丽,通身刻有鳞甲,做工十分精细。是脊饰构件工艺制作水平的顶峰之作,观之使人惊叹。因整体铜铸鎏金的金殿至今尚是难解之谜,我们也无从知晓其一二。但从北京太和殿的龙吻上,我们也许能了解一些其中奥秘。
        北京故宫太和殿是和武当山金殿同一时期的最高等级的建筑,是我国历代宫殿的代表之作。太和殿的每个龙吻高340厘米,宽268厘米,厚32厘米,重约4、3吨,是由十三块中空的琉璃瓦构成,古建上俗称“十三拼”。一座大吻要比宫中太监住房还高90厘米,体量之大,无可比拟。
        如此巨大的龙吻,势必大大增加殿顶的负荷,同时带来施工上的困难。所以必须妥善解决它的固定问题。建筑师们除在龙吻下安设吻座外,南北各有一条五尺的铁链子,牢牢索龙吻于正脊两端,“正脊当沟瓦之下,垂铁索,两头各五尺”,故称“吻索”。
        还有一种固定方式,是在吻的颈背上插有一把扇形宝剑靶。也有人认为这扇形宝剑是为了怕龙吻“擅离职守”,而用其把它镇于屋脊上。

        龙吻被封建帝王视为一种雨神,避火祛空,是建筑物上的装饰构件。其实在建筑功能上它还起着举足轻重的保护作用。象太和殿这种重檐庑殿顶建筑,除正脊之处,还有八条垂脊,传说为“九脊封十龙”,表示每天有十条龙来守护太和殿。与正脊相接的是上层的四条垂脊,形成四坡五脊的大屋顶,其屋顶的斜度,越往上,越峻峭,巍然高耸;越往下,越和缓,如翼轻展,使屋顶巍然屹立,“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,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。”(梁思成《清式营造则例》)而龙吻所安位置是殿顶前后两坡与山面一坡琉璃瓦垄的交汇点,是三坡交接转折枢纽之处,雨水最容易从交汇点的缝隙处渗入,是整个殿顶防水的最薄弱环节。可见,龙吻在建筑上的重要作用,则是严密地封固了三坡瓦垄交接的顶端,使雨水无法渗入。
        古人把构件的建筑功能与艺术造型完美地结合一体,即有装饰之功,更有保护建筑之效。真是伟大啊。

         转载请注明出处,否则视为侵权。

【字体: 
武当新闻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
更多关于 武当之吻(图文) 的文章

最新推荐

继续阅读

中国武当网
  • ECR

    鄂ICP备08004371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