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信息

中国传统正宗武术门派调查:道教流派之武当派的历史
武当派和人交手 先让三招

内容简介

   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一大名宗,中国武林中有“北崇少林,南尊武当”的说法。李安执导的电影《卧虎藏龙》就是以武当山为背景,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武当功夫。

主要内容

【字体: 
  •   张三丰拒绝明朝皇帝召见

      据《中国道教史》记载,张三丰姓张名通,字君宝,又名全一,号三丰。是武当内家拳的创始者,武当太乙五行拳的奠基人。

      在各种古籍当中,张三丰都被刻画成了一个近似神话里的人物。张三丰出生于元朝定宗丁未年(1247),5岁时得了一种怪病,幸被碧落宫道士张云庵收为徒,几年后,怪病渐愈,便跟随道长学习道经和武术。1266年,张三丰的父母相继去世,他悲痛至极,守墓三年以尽孝道。后来又当过中山博陵令,不久弃官云游。

      77岁那年,张三丰首次来到武当山,看到山中一片山林美景,顿觉心旷神怡。在此修道9年后,他又去各地寻师求道。明洪武初年(1368),张三丰再到武当山修道传教。

      张三丰的名声很快传到朝廷,洪武皇帝朱元璋派人去请他,他避而不见。后来,明太宗朱棣进北京后,也萌发了“延请”张三丰“诣朝”的想法,一来可以点缀升平,收揽民心;二来可求道法仙药,养生益寿。永乐三年(1405),朱棣派淮安王遍访张三丰于天下名山,此后又多次派人寻访,均未找到。永乐十一年(1413),朱棣甚至命工部侍郎监督军民工匠30多万人,大修武当宫观并派人守候。明朝自洪武至天顺(为英宗年号,为1457—1465年)数十年间,历代皇帝访求张三丰多次,张三丰都未入朝谒帝。武当太和山志记载:“张三丰三百余岁,不知所终。”

      在民间,关于张三丰的传说更多,其中大部分被收入清代李西月所辑的《张三丰全集》里。据说,张三丰看起来又穷又脏,早晨不洗脸,晚上不洗脚,一年到头不换衣裳,人们又叫他邋遢张。邋遢张虽有一身好武艺,说话做事却疯疯颠颠的,所以也有人称他为“张三疯”。

      而关于张三丰如何创太极拳,则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他看到鹊、蛇相斗(俗称“龙凤斗”),一种是他看到猫、蛇相斗(俗称“龙虎斗”),从中得到启发,创造了一套静如处子、动如飞羽,柔如灵蛇、刚如猛虎的全新拳法“太极拳”。

      其实,张三丰是著名的道教学者,精通儒、释、道三教,而且一直主张 “三教合一”,他把道家的内丹功、养生家的导引术、武术家的拳法、军事家的兵法,加以糅合、编创和演化,创造出了一套“以内丹为体、技击为用、养生为首、防身为要”的全新拳法。这是武当内家拳的母拳,此后的形意、八卦以及后来各门派的太极拳,都是从张三丰创造的这套太极拳中派生出来的。

      为发扬武当武功,张三丰曾对弟子们说:“武当拳功博大精深,然而不能故步自封。你们日后学成,都可自立门派。为师也是集天下武功、导引、内丹功之大成,才演创了武当拳。你们创立门派,只要在门派上冠以‘武当’二字即可。”弟子们后来果然谨记师嘱,纷纷创立门派,使武当拳派遍及天下。

      太极拳在民间广为流传,大抵是从明清时期开始。清朝康熙、乾隆年间,是太极拳的中兴时期,当时出现了一大批太极拳家,有“河南派”、“江南派”等。“河南派”的陈长兴是陈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,原以走镖为业。其太极拳为父亲所传。陈长兴对太极拳的发展贡献很大。他不但将前人所创的五路太极拳加以精简提炼,使拳路系统化、定型化,并发展了太极拳理论,他所著的《太极拳十大要论》、《太极拳用武要言》、《陈长兴太极拳总歌》等,将太极拳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,对后人启发很大。他还敢于打破门规局限,将陈家的独门太极拳传给本门之外的练武之人,并衍化出杨、武、李、吴、孙各派,带来了太极拳历史上第一次大发展、大普及的时期。

    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 下一页

【字体: 
武当新闻录入:张红艳    责任编辑:张红艳 

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正宗武术门派调查:道教流派之武当派的历史 的文章

最新推荐

继续阅读

中国武当网
  • ECR

    鄂ICP备08004371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