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信息

《易筋经》揭秘 源自达摩是一个美丽的误传

内容简介

    有意无意,金庸大师犯了个错误——在他的《天龙八部》中,武林瑰宝《易筋经》是少林寺的“家传之宝”,并引发了武林的血雨腥风。但《易筋经》果然传自达摩祖师吗?4月10日,记者就《易筋经》的的话题采访

主要内容

【字体: 

  •     有意无意,金庸大师犯了个错误——在他的《天龙八部》中,武林瑰宝《易筋经》是少林寺的“家传之宝”,并引发了武林的血雨腥风。但《易筋经》果然传自达摩祖师吗?

        4月10日,记者就《易筋经》的的话题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《易筋经》健身气功课题组组长、武汉体院武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石爱桥。

        《易筋经》源自少林?
        有关《易筋经》的来源,流传在少林寺的故事是:1500年前,达摩祖师在嵩山面壁9年。达摩走后,少林僧人在洞中发现了一个铁盒,内藏两部梵文薄书,一曰《易筋经》,一曰《洗髓经》。后来天竺僧人般剌密谛帮忙把《易筋经》翻译成了中文,达摩的传人、二祖慧可则翻译了《洗髓经》,大家发现两经实为一体,《易筋经》主修外,《洗髓经》主修内。

        但《易筋经》中,却闪烁着十分明显的道家思想,央视《发现之旅》节目提到:有些《易筋经》版本中,还涉及养生目的的房中术,这显然不可能出自僧人的手笔。还有种说法认为,《易筋经》为明代天台宗紫凝道人假托达摩所作,亦无据可考。

        对于来源,经过几年调研后得出结论的石爱桥说:“我们认为,《易筋经》应该产生于秦汉时期术士的导引之术,于唐宋年间传入少林,成为僧人们打坐参禅之余,活血化淤的健身功法。明清间‘少林版’《易筋经》开始流传于民间。”石爱桥表示,僧侣们对《易筋经》进行了一些改进和发展,但学术界基本否定了《易筋经》源自达摩的说法。

        《天龙八部》中的误传
        在金庸的多部武侠作品中,都有关于《易筋经》的神奇描述,《天龙八部》中,游坦之仅仅因为练了一小段时间的《易筋经》,便成了能与“南慕容北乔峰”斗个半斤八两的超级高手。《易筋经》真的拥有如此神秘的力量吗?

        石爱桥教授说,《易筋经》在发展过程中,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,形成了一个庞杂的系统,其中也包括了练排打、练铁布衫的气功功法,“里面的确有一些很神秘的东西,但我至今没有看到有什么‘高手’。”石爱桥认为,冷兵器时代的结束,导致中国武术失去了存在的土壤,很多辅助武术技击的气功心法失传,《易筋经》虽贵为万法之祖,但也不能例外。

        《易筋经》中的许多动作非常“别致”,似乎有印度瑜珈的影子,石爱桥认为,这与发展中的互相影响有关。“其实我觉得很多动作与农田劳作似乎更像,比如这式‘倒拽九牛尾’”。石爱桥说着,还特意起身进行示范。

        《易筋经》各派曾论剑武当
        上世纪90年代,中国的气功热进入鼎盛期,不少所谓的“气功大师”在里面混水摸鱼。当时身为武汉体院气功教授的石爱桥,经常会遇到练气功“出偏”者登门求救,这让石教授感到了深深的忧虑。

        “气功分为意念引导和身体引导两种,意念引导比较容易‘出偏’,一但‘出偏’,就跟精神病人的症状一样。”石爱桥说。为了规范管理、正确引导,2001年,体育总局成立健身气功管理中心,并着手发掘健身气功。当年,以石爱桥为组长的《易筋经》十二式课题组开始了全国范围的调查、研究、实验。访少林寺藏经阁查资料、咨询《易筋经》传人德虔大师;上武当召集天下各《易筋经》流派进行交流、探讨。研究成果令人振奋。央视《发现之旅》节目中介绍:修习《易筋经》,对练习者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有明显作用。

        2005年,国家体育总局将《易筋经》、八段锦、五禽戏、六字诀四项,作为首批健身气功向民众推广,这四项以动作引导为主的气功功法推出仅两年左右时间,便吸引了50万的爱好者,全国推广站点也达到5000余家。

        近几年来,《易筋经》健身气功也吸引了不少欧美气功爱好者。石爱桥今年春节还到了德国等国传功,他表示,很多外国朋友都说,《易筋经》中的动作优美、练习简单、效果也好。

        古老的搏击术基础,在新时代,又有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

        链接
        石爱桥,自幼练气功,1977年考入武汉体院,毕业留校后,专职从事气功研究和教学。2001年担任《易筋经》健身气功课题组组长。随后几年时间,石爱桥和他的课题组成员北访少林,西去武当,对《易筋经》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极为深入的探究。目前,《易筋经》健身气功十二式正在申请国家科技进步奖。

        当神秘不再
        □苏争
        就像传统武术最终成为表演套路一样,《易筋经》在流传千百年后,神秘尽褪,成为一门人人可练的健身气功,这让功夫迷们多少有些失望。但转念一想,若不如此,难道任其消逝,只留给后人一段“残缺美”?

        千百年来,《易筋经》之所以能流传下来,与它的实用功能是分不开的。也许就在百年前,它还是一门流传于武林人士的“显学”,但当时代的车轮无情辗破现实的武林世界时,《易筋经》便与之一起破碎,只留给我们一个神秘的背影。

        神秘,源于无知;神秘,又趋使人们执着探究。游坦之的因祸得福,短时间成绝世高手的经历,更助长了人们的好奇心。然而,神秘感并不能令一个死去东西凭空复活。如果没有依托,一切都是空谈。徐克的电影《黄飞鸿》中,宝芝林老板黄麒英虽然很不情愿,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以蒸汽机为动力,为自己制药的现实。如果只是抱残守缺、“认老理”,黄氏良药,就只能被历史淘汰。

        正如石爱桥教授所言,现代社会,就算你耐得住寂寞,练一身功夫,又能如何,一颗子弹就让你所有功夫全白费。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后,删繁就简,跟上时代节奏,给现代人带来实际的好处,才能真正与时俱进。若从秦汉算起,2000多年,《易筋经》不正是这么一路走来的吗?

        (责任编辑:王天梅)

【字体: 
武当新闻录入:admin    责任编辑:admin 

更多关于 《易筋经》揭秘 源自达摩是一个美丽的误传 的文章

    没有相关武当新闻

最新推荐

继续阅读

中国武当网
  • ECR

    鄂ICP备08004371号-6